
Luister naar SIZING UP w/ Sam Zhang
Podcast door Sam Zhang
《SIZING UP w/ Sam Zhang》是 SIZE 传媒推出的全新 Podcast 播客栏目。《SIZE 潮流生活》与《SIZE 尺码》两刊主编 Sam 将邀请不同领域里的杰出人物作客栏目,包括设计师、演员、音乐人、艺术家、企业家、主厨、学者、媒体人等,与他们进行一次最真实的对话,通过毫无修饰的质朴语言回首各自人生、事业的心路历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会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挖掘被文化杂音埋没的文化内核,并带着辩证的眼光去探讨文化议题。
Probeer 7 dagen gratis
€ 9,99 / maand na proefperiode.Elk moment opzegbaar.
Alle afleveringen
7 afleveringen
在本期内容中,Sam 邀请到了中国电子音乐标杆人物——Howie Lee。自幼学习音乐以及多年专业的音频行业经验使 Howie 能够在各种音频信号间游刃有余。从最早的 Trip-hop、Instrumental Hip-Hop 到当下的 Electro House、Drum n’Bass、Techno 以及 DubStep,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从未停止向舞池抛射巨大的能量。娴熟的现场混音技巧,也使 Howie Lee 的音乐如精确且律动十足。 3:28 音乐不是我的职业 5:17 为什么我是「孤独」的? 5: 56 HARIKIRI 7:33 英国电子音乐圈 8: 18 东西方音乐其实无法交流 11:25 我不厌烦社交媒体 13:15 做音乐不是娱乐大众 14:09 灵感究竟是什么东西? 15:40 台北 Club 文化 16:23 《HOMELESS》 17:34 《木屮山出》 19:30 本土电子音乐发展 20: 15 我不是一个好翻译 22:28 亚文化标签是话语强权 24:00 讨论独立与主流没有意义 24:48拒绝参加主流综艺背后

1980 年出生于日本广岛的青山周平(ShuheiAoyama),因《梦想改造家》在近年迅速走红网络。2003 年,青山周平以「最佳毕业设计奖」毕业于大阪大学,并获第十届 UNION 造型设计大赛奖二等奖。2004 年作为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留学生到布鲁塞尔 Sint-Lucas 建筑学院及巴黎国家高等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深造。2005年起,青山周平开始在 SAKO 建筑设计工社任设计师,2008年升任设计室长,同年获日本商业空间协会设计大赛奖银奖。2015年创立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并在国内留下了不少标志性的设计作品:DOE 深圳、%Arabica 咖啡店上海建国西路店、北京协作胡同胶囊酒店、秦皇岛阿那亚单向空间书店等。 4:00 母亲赚钱养家 5:55「足球小将」梦 6:36 广岛建筑映像 8:56 京都建筑的影响力 11:50 日本建筑发展态势 19:00 未来城市 21:40 疫情改变城市认知 25:26 10 年胡同生活 28: 00 家,不是房子 30:00 微型住宅是未来趋势 32:00 小空间的魅力 35:48 建筑师怎么选房子? 37:13 商业空间,家的延伸 38:35 DOE 40:20 TX 淮海 41:30 Arabica 咖啡店 43:25 潮流文化反映时代 47:37 建筑师为什么喜欢穿黑白灰? 49:20 建筑师「出圈」 51:15 虚拟空间引发建筑反思 52:55学会享受孤独

上周末,PUMA 与刘雯的首个联名系列发布,藉由这次机会,Sam 也邀请到刘雯做客我们的 SIZING UP。提及刘雯,她于国际时尚界开创了许多第一,亦是最具影响力的东方面孔之一。此番,她与我们畅谈时尚、创意、潮流文化、美学以及在疫情后的思考。尽管这次与刘雯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足以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她的那份真实与纯粹。 1:37 家乡永州 4:23 变身「设计师」 8:23 创意,还是实穿 11:46 潮流文化 13:15 高级时装屋的「街头化」 13:26 时装属于所有人 14:00 女性偶像 14:16 并不觉得自己美 14:44 对「女性美」的定义 16:00 放眼女企业家? 17:44 出门前花多少时间打扮? 18:16 大众对模特最大的误解 18:42 害怕衰老吗? 20:10 疫情之后的思考

在「520」这一特殊的日子里,Sam 邀请到一对「摇滚 Couple」做客节目 —— 赵钊(熊花)和乔伊娜(JoJo)。《乐队的夏天》让盘尼西林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赵钊,盘尼西林乐队贝司手,2019 年 10 月,入选 2019 福布斯中国 30 岁以下精英榜,除了人尽皆知的乐手身份,他还曾是一名体育媒体人,更是一个「隐藏」的球鞋收藏家;而另一个主角乔伊娜 JoJo,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指人儿乐队的主唱,除此之外,她的身份还包括足球评论员、斜杠青年、「学霸」等,JoJo 的微博上还置顶着自己「足篮双栖」的小成就,更是彰显出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8:40 后浪与前浪眼中的北京音乐现场地图 10:40 愚公移山重启在即? 11:50 贝斯手与体育媒体人 15:00 当体育记者为什么过瘾? 16:17 北京骑行文化 17:03 爱好与谋生 17:45 乐队主唱在天文馆工作 19:30 爱好成为工作的利与弊 20:43 该不该把爱好变成工作? 22:06 边工作边玩乐队 22:40 乐队的夏天 23:33 大众对乐队文化的误解 24:45 穿公牛球衣去看科比退役? 26:00 活塞队其实很朋克 26:50 科蜜与荷兰三姓家奴 28:30 乔丹是神话 32:00 罗德曼 - 球场上的摇滚乐 32:50 收藏元年童鞋 34:20 马布里 35:20 《尺码》创刊号 36:43 收集球鞋的真正意义 39:08 如何鉴别落场球鞋(GameUsed)真伪 43:48 朝拜北京利生体育商厦 45:58 为科比演出 47:18 现场目睹北京首钢夺冠 47:40 现实中的「足球小将」 49:10 日本高中足球队如何训练? 「他们是 1 对 1 足球打全场,是成人标准场大小,分两拨,输的一方就需要跑一个来回。」 50:14 致敬青春,一生一次 53:28 做女性体育解说员的挑战 57:25 Locker Room

第二期节目 Sam 邀请到资深滑板人韩敏捷(Jeff Han)做客。Jeff板龄已经超过 25 年,是中国第一代滑手的代表人物;作为主理人,他一手创立的滑板店铺 FLY 也是成为了上海长乐路上的地标性建筑;而后 Jeff 又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滑板队 GIFT 以及滑板中文网站 SKATEHERE,全身心地投入滑板文化在中国的推广。2004 年上海 FLY 成为了NikeSB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授权店,2007 年发售的那双以 Jeff 本人工作经历为灵感的 FLY x Nike SB Blazer Hi「Milk」,也让 Jeff 成为第一个 Nike 为其发行限量版球鞋的中国滑手。 2:40 电影《危险之至》(Gleaming.The.Cube) 4:45 中国街头文化雏形期 「其实中国的滑板文化也好,街头文化也好,从工厂文化而来」 5:20 滑板杂志 「《Big Brother》、《Thrasher》、《Transworld》等,都是我们当年奉为皋臬的好东西。一本杂志可能要翻看一年,翻到烂。」 7:00 《青年报》上以板会友 8:00 肇嘉浜路 9:05 光明牛奶厂 「去开滑板店对我当时来说算是一个借口吧,对自己的一个解释,我去从事这个行业,给我继续滑板找个理由。这不光对自己而言,也是给家人的的理由。」 10:45 带着滑板跑业务 12:52 21 年前开滑板店需要多少钱? 13:28 为什么叫 Fly? 13:50 Streetwear,还是 Skate Shop? 「既然我们是专业滑板店,我们并不需要从名字上去表达,你来店里就会一目了然。」 16:20 Streetwear is dead? 17:40 找 Skater 当店员是一种情怀 19:06 滑板生意好做吗? 19:40 店内选品的改变 「Sean John、Rocawear 那些品牌已经不在了,但我们依旧还在。」 21:15 最大的幸运 「我不太愿意去记得比较艰难的时期,不然你做这个事情会多痛苦,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在中国,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国内有多少人做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22:40 滑板是一种「瘾」 23:43 「玩」着工作 「当别人觉得你在工作的时候,其实你在玩;当别人觉得你在玩的时候,其实你在工作。」 24:40 我不是一个商人 26:20 如何平衡创意和实际销售力 27:18 VANS 29:45 顾客群体的变化 30:40 中国滑板人有多少? 32:15 滑板品牌的「时尚化」 33:00 滑板文化发展现状 「滑板文化处在从地下走入主流的过程之中,包括滑板运动成为奥运会项目,我一直对此事抱着开放的态度。很多 core skater 可能认为滑板因此变得不酷了,但我认为酷不酷不是外界能影响的,如果你自己本身就酷,没人能影响你。」 33:48 《极限青春》 35:45 有毁坏才有创造 38:08 藐视权威 38:58「滑板社会」 41:00 中国滑手最需要什么?
Probeer 7 dagen gratis
€ 9,99 / maand na proefperiode.Elk moment opzegbaar.
Exclusieve podcasts
Advertentievrij
Gratis podcasts
Luisterboeken
20 uur / ma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