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eza 30 días de prueba
Después de la prueba 4,99 € / mes.Cancela cuando quieras.
Todos los episodios
26 episodios科學-是與應該 從歷史來看,有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但仔細想一想卻是出乎意料的,而每一次的出乎意料都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科學思維模式是特別,因爲人往往只想證明自己而不是反駁自己,然而,人都想理解世界,也不斷思考該如何回應世界,總有需要反駁自己的時候。 人們花了許多時間在證明自己跟理解世界之間取捨, 只是懂理智邏輯思考的人往往都是少數。只有少數的智慧得以長存,少了記載,不同時期的人往往要重複思考同樣的難題。 科學思維零星出現在歷史中,經歷了千年的琢磨,在信仰與政治可分割的歐洲醞釀,一直到印刷普及了才開始成形,許多智慧得以傳承,然而,生命智慧只靠文字就缺乏體驗。具體的事物較容易傳承,理所當然的就開始了工業革命,人類用了兩三百年適應工業革命,至今仍未完全適應。 工業革命下的科學多少讓科學變了樣,簡單說,科學是知識體,科技是知識體的應用,我們在講科學時多少在談的就是應用。科學用於技術讓人們的生活開始用重大改變,人類彷彿有上古世代天神的能力,不知不覺想人定勝天,不是尋求天地人的和諧,而是想展現人類意志。古老的提醒漸漸被遺忘,像是,創世紀提醒人類要管理環境,而不是勝過環境,科學應該是不斷自我檢視與調整,若將科學知識「定調」不去改變就變成了科學主義。 榮格的思維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科學。榮格一度以為自己要瘋了,後來漸漸明白當代的人執迷於科學,甚至用將科學思維用於「證明自己」,榮格因看見當代的錯亂,也明白人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榮格發現人類遺棄舊宗教,而把科學當作新宗教。人們想理解世界,本來是思考該如何回應世界,卻變成要掌控世界。後來的世界大戰證實了榮格的擔憂。 哲學家大衛·休謨曾指出「是-應該問題」,大致上就是知道事物存在不代表我們知道該如何使用,更直接說是科學本身沒有道德方向,從納粹的毒氣研究我們看出無道德科學的樣貌。甚至近期武漢肺炎有可能也是無道德的研究。 哲學家像是康德指出許多事物需要有「先驗」的理解,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類出生不是空白的,而是有內建本能,還有個別的氣質。科學讓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避免自己盲點,告訴世界「是」如何,但不能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習慣崇尚物質的我們,不小心就會落入科學主義。人「應該」如何生活,古老宗教或是傳統哲學對人的本質有很深的見解,對「應該」提供了見解,多少能幫助我們在物質與心靈層面尋求平衡。
科學的前提 每一項研究都必須基於一份假設,如Karl Popper提出的,科學針對每個假設都是同時在證實與否定,在不斷自我檢定時找出無法否定的事物,才暫時認定某事物「接近真實」。 科學驗證假設基於兩主要前提,這兩種前提是源自於基督-猶太信仰。上帝按照規律創造世界,一切事物都有其規律,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環境來發現上帝的規則。另一個是人無法完全了解上帝,所以要不斷自我檢視。 上次提到人都可以為自己做決定。歐洲社會透過宗教改革,漸漸釐清人與團體之間的關係,某種程度將社會推向個人主義。題外話,在不同環境的我們,可能就過度個人化,但人的內心仍需要歸屬感,所以我們可能會崇拜偶像,或是把某種主義或思想當作宗教教條一樣遵循。這結果可能是忽略最早的個人主義是基於人與上帝的關係,人不是單獨的。不論是馬丁·路德或是伽利略對聖經都有一定認識,前者還積極將聖經翻譯成德文,在印刷技術躍進推波助瀾下改變了歐洲。 歷史的教訓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後人容易看見表面衝突,而忽略隱藏的前提,甚至挑三揀四選擇自以為的證據。馬丁·路德不完全是要人脫離團體,路德宗基督教並沒有否定團體生活,他強調生活的權威不是教會,而是基於聖經教導。所以要基於聖經與上帝建立關係後進入團體,當團體背離聖經才能跟與團體分離。 猶如人無法完全了解上帝,只能透過聖經不斷自我修正才能靠近,科學也有不斷修正的習慣,而科學家也應準備基於現實與科學團體分開,伽利略基於天文學證據,而跟當時天文團體爭執,只是科學發展的初期,缺乏素養的天文團體無法在證據上找支持,轉而找天文素養不足的天主教廷支持。 疫情以來,我們看見不少人對疫情發展有各種言論,若仔細比較,相對有專業的學者往往會說:「不確定,但以證據來說...」,或是,「學理上合理,但仍須實證研究」,所謂的實證研究就是明白世界太複雜,人無法完全理解,所以要『世界』親自來驗證假設。 每一份假設可能都很多種前提,有些很明確,有些可能被忽略,因為知道我們可能忽略太多或知識嚴重不足,所以就要實證研究。像是以動物研究藥物就是假設動物與人反應相似,實際上,每一種動物都可能不同,單一物種往往不夠,甚至在疫情期間我們也學習到受試者太少也無法完全反應出藥物或疫苗的各種作用,也就是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也有其差異。 因為不斷驗證的態度,科學結果其實是會變動的。稍微有年紀的人可能都記得「一天吃一顆蛋,一年不要超過一百顆」的講法,近來則被否定,很主要的原因是這講法是基於動物實驗,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就讓前提不同,而讓推論受限。 科學早期被稱為自然哲學,說明了科學本身的哲學態度,除了檢視結果,也不斷修正研究的方法或是觀點。科學思維帶著謙卑面對世界,強調實證研究就提醒了要實際行動與勇於認錯的態度,謙卑與勇敢也是生活很重要的態度。
德先生 在民國初期的新文化運動強調改造國家必須依靠「賽先生」與「德先生」,賽先生是Science「科學」,德先生是Democracy「民主」。在世界歷史脈絡中,科學與民主在世界從農業社會轉化成工業社會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當時的農業強國-中國面對工業列強也顯得不足。工業革命讓歐洲社會從原本八成的人從事農業,一直到現在可能低於1%的人從事農業,只要少數的人就能餵飽所有人,更多的人可以從事其他領域。 要講賽先生多厲害,或許我們能先想想德先生的貢獻,畢竟近代科學發展與民主有一定的關聯。中華歷史創造許多科技,甚至墨子對於科學理論都有許多探討,但或許缺少了「德先生」與對歷史傳承的看重。我們常能看見改朝換代後,新的朝代致力於消除或醜化先前朝代的足跡,科學發展因此而片段。西方科學從古希臘就有許多對真理的探討,除了耳熟能詳的蘇格拉底,還有發現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度關聯的畢達哥拉斯,重點往往是放在對真理的探索,就算改朝換代也不會嘗試抹煞前人的貢獻。 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或是普世價值,其實是希臘與希伯來文化裡看到,後期在猶太基督文化更具體的宣揚。我認為有三個重點,1. 猶太-基督文化強調每一個人都是由神的形像所造,所以每一個人都配得被尊重,換言之,每一個人都可以為自己選擇,選擇必須對上帝負責,而不是討好君王。2. 世界的造物主以規律創造世界,我們也能在萬物運作中找到規律。3. 有限的人類無法完全理解無限的上帝。 這次講人是由神的形像所造。在人類發展,專制一直常態,強調統治者與人民為平等在古代是「大不敬」,除了賠上性命,可能還要誅九族。雖然,猶太基督文化強調平等,但在歷史上卻需漫長的努力。在十六世紀德國的馬丁·路德公開指認當時天主教組織裡的缺失,有機會把話收回來免除刑責,他卻因信仰而堅持原有論點。漸漸的宗教改革就開始了,強調人跟上帝之間關係的重要性在不同領域開始發展。像是,伽利略提出以地動說,最早是伽利略與當時的科學家之間的爭辯,天主教教廷卻視聖經比喻為自然科學證據判定伽利略為異端邪說,然而,只要放棄自己理論就可獲得自由的伽利略卻因信仰不願欺騙自己,選擇被軟禁在家直到死去。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人類的不足,甚至一群自認為上帝代表的人也無法完全代表上帝,慢慢學習到教訓的人們開始允許彼此自由探索,人們不用討好君王,也不用擔心被視為邪說,科學發展在這兩三百年有了驚人的發展,也給予人類有了撼動地球運作的力量。因此,榮格擔心人類的道德沒有隨著科技一同進步,這樣的擔憂就更能看出德先生對我們現在更為重要,科學進步的同時,人性尊嚴與福祉不該被遺忘。 民初的新文化運動對我們來說再也不「新」了,千萬年來人類因生存上不斷努力,也不斷指望「新」措施可以帶來正向改變,只是希望有個一勞永逸地新措施可能都會失望。實際上,每個世代都面臨不同挑戰,因為每個時間的人事物都不斷改變,像是哲學說「在溪流裡,人無法重複站在同個位置上」,現在的我們與過去的我們不同了,新措施可能都不適用了。 少了德先生的科學只能帶來的極權政府,人的尊嚴在權利之前沒有份量。所謂的「政治正確」是蘇聯政府強調所有事務不論對錯都需要配合政黨,黨的意志就是政治正確,因為科學家必須討好「新的君王」,最終極權政府的科學發展漸漸落後於民主國家,至於,人們是否學習到教訓就是另一回事了。
https://youtu.be/0vj2Hy3prhE
出埃及記描述以色列離開埃及進入迦南地的歷程,與心理歷程相似,改變不是童話直接就幸福美滿,而是要不斷努力,過程可能也需要適當求助。
Disponible en todas partes
¡Escucha Podimo en tu móvil, tablet, ordenador o coche!
Un universo de entretenimiento en audio
Miles de podcast y audiolibros exclusivos
Sin anuncios
No pierdas tiempo escuchando anuncios cuando escuches los contenidos de Podimo.
Empieza 30 días de prueba
Después de la prueba 4,99 € / mes.Cancela cuando quieras.
Podcasts exclusivos
Sin anuncios
Podcasts que no pertenecen a Podimo
Audiolibros
20 horas / 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