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Podcast de 张小珺

Disfruta 30 días gratis

4,99 € / mes después de la prueba.Cancela cuando quieras.

Prueba gratis
Phone screen with podimo app open surrounded by emojis

Más de 1 millón de oyentes

Podimo te va a encantar, y no sólo a ti

Valorado con 4,7 en la App Store

Acerca de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努力做中国最优质的科技、商业访谈。 张小珺:财经作者,写作中国商业深度报道,范围包括AI、科技巨头、风险投资和知名人物,也是播客《张小珺Jùn | 商业访谈录》制作人。 如果我的访谈能陪你走一段孤独的未知的路,也许有一天可以离目的地更近一点,我就很温暖:)

Todos los episodios

113 episodios
episode 110. 逐段讲解Kimi K2报告并对照ChatGPT Agent、Qwen3-Coder等:“系统工程的力量” artwork
110. 逐段讲解Kimi K2报告并对照ChatGPT Agent、Qwen3-Coder等:“系统工程的力量”

[https://image.xyzcdn.net/Flo18nNUSP7OUNlTf8UgCdHxio6O.jpg] 我们又来读论文啦!!! 今天我们要读的论文是最近几个星期内最值得品读的几篇技术报告,分别是:Kimi K2、ChatGPT Agent、Qwen3-Coder的技术报告,以及Manus的一篇技术博文。他们的相关性是,这几篇内容都和Agent有关系。 今天的嘉宾是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在读博士郑博元,他的研究方向是Language Agent,他会带我们一起读上述技术报告和博文。 这是《商业访谈录》的“技术之美”系列,期待和你一起读论文,领略科技平权,感受技术之美——做你的赛博组会:) [https://image.xyzcdn.net/Fm2F9n8vMm_n-xafqMi98xs3T3K8.png][https://image.xyzcdn.net/FgHNmAFclRglFbm9XogKflmG_D-w.png][https://image.xyzcdn.net/FvV-R5FBydYHGZAMyXAV1K1A9iJT.png] 00:02:00 给Agent下定义和分类 00:14:50 Kimi K2、ChatGPT Agent、Qwen3-Coder、Manus的技术路线对比 00:28:29 Agent Training 的关键环节:合成数据、强化学习、安全 00:30:57 第一篇技术报告:Kimi K2: Open Agentic Intelligence github.com [https://github.com/MoonshotAI/Kimi-K2/blob/main/tech_report.pdf] 00:43:50 第二篇技术报告和访谈:Introducing ChatGPT agent: bridging research and action openai.com [https://openai.com/zh-Hans-CN/index/introducing-chatgpt-agent/] 红杉访谈OpenAI:OpenAI Just Released ChatGPT Agent, Its Most Powerful Agent Yet www.sequoiacap.com [https://www.sequoiacap.com/podcast/training-data-chatgpt-agent/] 01:53:38 第三篇技术报告:Qwen3-Coder: Agentic Coding in the World qwenlm.github.io [https://qwenlm.github.io/blog/qwen3-coder/] 01:59:04 第四篇技术博文:AI代理的上下文工程:构建Manus的经验教训(作者:Yichao 'Peak' Ji) manus.im [https://manus.im/zh-cn/blog/Context-Engineering-for-AI-Agents-Lessons-from-Building-Manus] 02:06:06 展望:也许会有一个新的范式 02:15:20 我感觉Agent是“我拓展的大脑”,我背后有一个“军团”(Family of Agents) 02:16:41 不同Bot的语言风格:DeepSeek嘴臭,元宝舔狗 [https://image.xyzcdn.net/FvVbUNblF7FHIjfdp3MmmbAdLZ8G.png] > 智能体定义 Agent是一种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interaction)的智能系统。 它具备两个基本能力: 感知能力(Perception) 能够观察环境的状态,包括获取外部信息、读取反馈信号、解析上下文等。 行动能力(Action) 能够在环境中执行动作,例如调用工具、生成输出、控制界面、修改变量等。 简言之,Agent = 感知 + 行动 在一个循环中不断执行“观察 → 决策 → 行动”的流程,以达成任务目标。 > Agent 的定义与分类 1. Coding Agent(代码智能体) 代表产品:Cursor、Windsurf 特点:代码生成与编辑能力强,用户体验优秀 应用场景:代码补全、代码重构、多人协作编程 2. Search Agent(搜索型智能体) 特点:结合搜索引擎,自动完成信息检索和汇总 应用场景:市场调研、报告生成、竞争对手分析等 潜力:在企业级场景中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3. Tool-Use Agent(工具使用型智能体) 特点:能够调用多种外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 应用重点:是目前 Agent 研究和落地的主要方向 举例:ReAct(推理 + 行动)类 Agent,通过 tool calling 执行任务 4. Computer Use Agent(电脑操作型智能体) 代表产品:OpenAI Operator、Claude 的 Computer Use 特点:模拟人类使用电脑,完成跨应用的复杂操作 应用场景:执行流程自动化、远程助理、办公代理 > Agent 的技术路线对比 1. In-Context Learning(上下文学习) 特点:依赖强大的预训练模型,通过提示构造实现任务规划与执行 优势:无需微调,灵活性高 局限:泛化能力弱,rollout 长度有限,容易失控 2. End-to-End Training(端到端训练) 特点:将 Agent 的全部行为编码进模型权重 优势:推理稳定,可控性强 局限:训练成本高,环境构建复杂 > Agent Training 的关键环节 1. Data Synthesis(数据合成) 方法:生成大量高质量的 trajectory(行动轨迹) 用途:训练 Agent 在任务中如何决策、调用工具、管理 memory(记忆) 2. Reinforcement Learning(强化学习) 条件:需要定义清晰的 task(任务)与 verifiable reward(可验证奖励) 挑战:任务难度与环境反馈设计直接影响 Agent 的行为质量 3. Safety(安全性)问题 风险:Agent 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容易误用工具、走偏轨迹 对策:加入 sandbox(沙盒)限制、行为约束机制、Human-in-the-loop(人类监控) > 展望:也许会有一个新的范式 生成数据的核心会从 input-output 式的数据标注,转向构建 environment(环境)以及对应的 task-reward(任务-奖励)。比如 Scale AI 提出的 rubrics as reward(用评分标准作为奖励机制) Agent 能不能实现自我提升(self-improve)?一方面,Agent 在和环境交互的过程中会不断获得新数据;那它能不能自己找到或构造 verifiable reward(可验证的奖励)?交互中积累的 experience(经验),能不能被更有效地利用起来? [https://image.xyzcdn.net/Fn7o36NtUYpCM_rQiFj1LW-TIwk8.JPG]

30 jul 2025 - 2 h 20 min
episode 109. 机器人遭遇数据荒?与谢晨聊:仿真与合成数据、Meta天价收购和Alexandr Wang artwork
109. 机器人遭遇数据荒?与谢晨聊:仿真与合成数据、Meta天价收购和Alexandr Wang

[https://image.xyzcdn.net/Flo18nNUSP7OUNlTf8UgCdHxio6O.jpg] 今天又是一集机器人专场。嘉宾是光轮智能创始人兼CEO谢晨,他曾在英伟达、Cruise及蔚来汽车担任自动驾驶仿真负责人。我们的话题非常具体,即:仿真与合成数据。 今天的具身智能尚且没有找到scaling law的有效配方,其中,数据是一个关键卡点。我们106集的嘉宾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就提到,真实数据在他们的训练数据比重仅仅1%,合成数据挑起大梁。 今天这集节目,我与谢晨聊了聊仿真与合成数据的实操细节。 [https://image.xyzcdn.net/Fm2F9n8vMm_n-xafqMi98xs3T3K8.png][https://image.xyzcdn.net/FvO83aFZZwjNNrtt9QcAh3xGuJzF.png][https://image.xyzcdn.net/FvV-R5FBydYHGZAMyXAV1K1A9iJT.png] 02:00 开始的快问快答 02:48 高频词汇解析:Sim2Real(从仿真到现实)、Sim2Real的gap、合成数据 04:31 从Cruise到英伟达到蔚来,怎么做合成数据和仿真? 14:11 制作合成数据的具体流程?合成数据与真实数据的配比? 16:17 在合成数据上,智能驾驶和具身智能的区别(智能驾驶是视觉的游戏,具身智能的物理交互最关键) 32:41 物理的Real2Sim(真实到仿真)工作流是怎样的?怎么评估成功的仿真?关键技术节点? 46:18 Physical Intelligence(π)对仿真与合成数据的两难态度 48:55 辣评Meta 300亿美金收购Scale AI和极其aggressive的Alexandr Wang 53:57 合成数据目前面临的瓶颈 55:25 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链Mapping: 硬件公司(宇树) 基座模型公司(π、Skild、英伟达和DeepMind) 在垂域落地的软硬结合公司(Figure,特斯拉Optimas、The Bot Company) 以仿真为中心做端到端落地的公司(光轮) (“特斯拉Optimas的管理文化和π完全不一样”) 01:09:22 美国存在具身模型层的创业机会,中国在我看来字节、小米、理想更适合做“大脑” 01:15:33 老黄在内部说:NV is a simulation company 01:21:25 终局的模型应该是是跨宇宙、跨世界、跨本体(提升跨宇宙的能力,本质是提升泛化性) 01:23:28 具身智能的产业还在GPT-1阶段,还没找到scaling law的配方 01:28:21 我创业刚开始,从具身的本科开始学起 01:37:37 最后的快问快答 [https://image.xyzcdn.net/FvVbUNblF7FHIjfdp3MmmbAdLZ8G.png] 【机器人专场】 逐篇讲解机器人基座模型和VLA经典论文——“人就是最智能的VLA”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f28c6e0decaeb0943fb14a] 和王鹤聊,具身智能的学术边缘史和资本轰炸后的人为乱象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857f2174abe6e29cb65d76e] [https://image.xyzcdn.net/Fn7o36NtUYpCM_rQiFj1LW-TIwk8.JPG]

15 jul 2025 - 1 h 41 min
episode 108. 余凯口述30年史:世界不止刀光剑影,是一部人来人往的江湖故事 artwork
108. 余凯口述30年史:世界不止刀光剑影,是一部人来人往的江湖故事

[https://image.xyzcdn.net/Flo18nNUSP7OUNlTf8UgCdHxio6O.jpg] 今天的嘉宾是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 在过去49年人生中,他一路闯关过德美学术圈、中国互联网圈、创投圈、资本圈、汽车圈。在每个圈子和江湖,都从籍籍无名的无名小卒开始升级打怪。到最后,在每个圈子,他混得都不错。 一位与他打过交道的前企业高层评价,余凯是科学家里非常具有社会智慧的一位。 余凯毕业于南京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西门子、NEC研究院,于2012年回国加入百度,又于2015年离职创立地平线。 很巧的是,2025年正好是地平线创立10年。今年上半年,我与余凯博士聊了两次,这集节目是他的一部口述史。 随着大语言模型浪潮爆发,更多人工智能科学家从高校系统涌入创业轨道。余凯的创业观,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创业不仅是技术和商业,也不仅仅有刀光剑影,更是一部人来人往的江湖故事。 就像电视剧《少帅》张作霖的台词:“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2025年,我们和AI共同进步! [https://image.xyzcdn.net/Fm2F9n8vMm_n-xafqMi98xs3T3K8.png][https://image.xyzcdn.net/FtYwXS7GiDXB0ddOvtgKa35Ak6qg.png][https://image.xyzcdn.net/FvV-R5FBydYHGZAMyXAV1K1A9iJT.png] > 03:06 初入学术江湖 一开始在学术圈籍籍无名,算命先生说我24岁前“籍籍无名,劳而无功” 发表过100篇论文,我很陶醉,夜深人静都会翻我以前的paper自我欣赏 结识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吴恩达的故事 我这边的对面坐了一个人特别的沉默,没人搭理他,一个人在那吃闷饭——这个人叫Richard Sutton,前段时间拿了图灵奖 > 31:18 再入互联网江湖 我应该是旅美人工智能华人学者第一个回国的 我立刻就跟Geoffrey Hinton写信,他回信:Kai,挺好的,但你介不介意我也问一下其他公司? 我当时拿到的授权是,最高出到2400万美金,2400美金以后,每一次出价就要跟国内商量 我为了小概率能赢,抢先第一个出价,1200万美金 “哎呀,你看Geoffrey Hinton开会好像不太出现啊,他在干嘛…?” 我就问他:唉,Andrew(吴恩达)你在干嘛?各方面怎么样?开始试探他 吴恩达一下子震惊到了!说:你小子把我忽悠到百度,你自己跑掉,太不够意思了吧? > 51:19 又入创业江湖 我做了3个投资:买了英伟达,买了特斯拉,全身心把我投到地平线 这个哥们跟我讲:兄弟,你知道吗?我现在在我家的地位,就靠你那句话! 地平线刚创立那一天我看了一下,英伟达才是一个107亿美金公司,现在是3万亿! 吴恩达在Google lead谷歌大脑,有一个frustration(沮丧)是什么?不能买GPU! 共识要么是错的,要么是没价值的 你的商业的secret是什么?有什么东西你看见了别人没有看见?这个世界是不是有Bug?这个世界是不是有通向未来的窄门,而大部分人没有关注到? > 01:11:21 也入资本江湖 我们一页BP没写,就融了第一轮,我觉得:哎呀,Life is so easy! 结果第二轮就发现,见了50-60家机构,没一个下单。特别tough……没人理解…… 我说的简直是口干舌燥……地老天荒……昏天黑地……也没人动心 我定了一个铁律:我跟投资人第一次见面,绝不能在他办公室,一定要在我办公室 我继续装!我说:我真的没时间,我就是一个专注的、情商低的科学家,正在倒腾我自己的事情,懒得理你 我们创造了C轮业界传奇的12小轮,一把拿了16亿美金——这也是一个反共识——中间没有加1分钱估值 哇,地平线竟然有102家股东投资机构,我都不知道我怎么磕出来的 > 01:21:39 转战汽车江湖 科学家创业通常有这个问题:360度扫射 曾鸣那堂课上完以后,我们班好多同学回去都去砍方向、裁团队 有天晚上睡觉,我梦中突然一惊:我靠,这样不对啊! 和长安:故意输球,你们要优雅地、不露声色地、故意地输啊 和李想:李想在2019年初,我们俩爬山他讲:你应该聚焦汽车方向 和何小鹏:我现在还没有磕下小鹏————有的时候你要强攻,有的时候你要迂回 和王传福:我们逮着机会窗口,相当于这个门开一个小缝,咱们就呲溜一声冲进去 > 02:09:48 我不是江湖人 领导者我的role model是刘邦 电影这些角色,你知道我最喜欢谁吗?《飘》里的白瑞德 我的名字姓余,公司的名字地平线——余地,余地,做人做事永远要留有余地 智能驾驶:主机厂未来不会自研,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功能 3年完成100%hands-off,5年完成100%eyes-off,10年完成100%minds-off 死门是什么? 机器人的CUDA 下一代芯片创新 > 02:35:23 最后的快问快答 这个世界我认为是写好了程序,每个人都是按照剧本来演 > 02:39:26 补充花絮 传授技巧:如果你决心离职,不要说公司任何不好 闫俊杰的发型像我(玩笑) 我和吴恩达在美国serious讨论过创业 我为了调一个校招生喝茅台,不像李想手起刀落 微信头像为什么关公? [https://image.xyzcdn.net/FvVbUNblF7FHIjfdp3MmmbAdLZ8G.png] 【从蒸汽机到无人驾驶】系列 《对李想的3小时访谈(播客版):宅男、AI、家庭、游戏和天梯》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769bd815a5fd520e8fa318] 《和何小鹏聊,FSD、“在血海游泳”、乱世中的英雄与狗熊》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95032837236c546e4c2e0f] 《对话奔驰全球CEO康林松:转型期CEO和转型之中的139岁奔驰》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8300e93fcbc2e206b58eb2b] 《和楼天城聊聊Robotaxi和ACRush:“L2做得越厉害,离L4越远”》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bdb98233591c27be49e931] 本集文字版:《对话余凯:世界不止刀光剑影,是一部人来人往的江湖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TQ-pOkEi412kYvrJE2F1TQ] [https://image.xyzcdn.net/Fn7o36NtUYpCM_rQiFj1LW-TIwk8.JPG]

07 jul 2025 - 2 h 57 min
episode 107. 和梦秋的catch-up:创投挺无聊,也聊聊旅行读书和女性主义 artwork
107. 和梦秋的catch-up:创投挺无聊,也聊聊旅行读书和女性主义

[https://image.xyzcdn.net/Flo18nNUSP7OUNlTf8UgCdHxio6O.jpg] 这集没有宏大叙事,相当随性。嘉宾是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百度前技术VP梦秋。 关注《商业访谈录》比较久的朋友可能知道,梦秋基本每年都会来返场一次,和我们一起catch-up当下的创投水温以及她自己的生活。在狼性文化蓬勃的中国投资人圈里,梦秋一直是很佛系也很道家的存在。 这一集更是松弛,她直言工作挺无聊,所以在聊了正经话题以后,我们也聊了聊读书、旅行、观影和女生的碎碎念。 (本次节目录制在4月底) [https://image.xyzcdn.net/Fm2F9n8vMm_n-xafqMi98xs3T3K8.png][https://image.xyzcdn.net/FgO-fNdZ9-g2JgGptgIspHPz5Me5.png] >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 [https://view.inews.qq.com/u/8QIf3n5c64Ucuzne7gI%3D?devid=FF4E49E6-9C89-4986-A413-04E856F31262&qimei=766696f2cd8f313d744bc2c9000012918102&uid=100161026780],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https://image.xyzcdn.net/FvV-R5FBydYHGZAMyXAV1K1A9iJT.png] 02:00 2025年资本寒冬过去了吗?没… 04:00 DeepSeek的出现,让AI应用创业变得活跃了吗?没… 10:45 现阶段各种Bot的体验:神婆?舔狗?尤其点评微信、元宝和小红书 25:28 探讨一下,微信里怎么做Agent?通用Agent成立吗? 31:25 垂直Agent的创业机会和创业者 35:52 现在的组织倾向于小组织,这可能利好年轻创业者 37:42 为啥组织更小,融资额却更高了? 38:18 除了Agent,还在看的是具身智能(仿真器很重要) 43:57 可穿戴设备 54:54 大模型公司 58:31 这两年工作很boring,我的旅行之路 01:03:55 我的读书之路 01:12:34 聊影视行业(梦秋是中影独董)、《好东西》和女性主义 [https://image.xyzcdn.net/FvVbUNblF7FHIjfdp3MmmbAdLZ8G.png] 梦秋此前的节目: 《1. 和投资人梦秋聊聊加州、投资寒潮和林黛玉》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2cc4eb0fa15142e17251617] 《21. 投资人视角下的大模型和市场真实水温|和梦秋聊ChatGPT》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430e7c89361a4e7c3f586f0] 《65. 风险投资的钥匙失灵了吗?和梦秋聊:蛰伏、更少人的游戏和啮齿动物》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261c27200abebe6e7635af]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https://weibo.com/u/6486678714]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https://image.xyzcdn.net/Fn7o36NtUYpCM_rQiFj1LW-TIwk8.JPG]

29 jun 2025 - 1 h 30 min
episode 106. 和王鹤聊,具身智能的学术边缘史和资本轰炸后的人为乱象 artwork
106. 和王鹤聊,具身智能的学术边缘史和资本轰炸后的人为乱象

[https://image.xyzcdn.net/Flo18nNUSP7OUNlTf8UgCdHxio6O.jpg] 今天继续《商业访谈录》的机器人专场,嘉宾是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 王鹤毕业于清华和斯坦福大学。他给我们从“具身智能”的学术缘起开始聊起,这是一个学术流派从一个学科中萌芽到边缘再到主流渗透的全过程。 而随着ChatGPT诞生,“具身智能”这个小众概念,在过去2年成了新的资本宠儿——但一时间,也带来了新的乱象。 我们探讨了一些具身智能产业界关键问题: 1/具身智能起源于计算机视觉的学术流派,视觉、语言、智能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VLM(视觉语言模型)的表现显著弱于LLM(大语言模型)? 2/具身智能的最大困境之一是数据采集,合成数据是正解吗?具体应该怎么做? 3/如果大模型提倡的是“智能即产品”,那么具身智能呢?王鹤的回答是“生产力即产品”。 去年底,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来华访问。答谢宴上,王鹤不仅和黄仁勋同桌,而且就在做黄仁勋旁边(挨着坐)。在节目最后,我们也聊了聊这个有趣的插曲——他提到,那晚黄仁勋吃了不少水煮肉片。 2025,我们和AI共同进步! [https://image.xyzcdn.net/Fm2F9n8vMm_n-xafqMi98xs3T3K8.png][https://image.xyzcdn.net/Fuo-Y2NiU-ETwS5ypbWWUtvAVBaQ.png] >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 [https://view.inews.qq.com/u/8QIf3n5c64Ucuzne7gI%3D?devid=FF4E49E6-9C89-4986-A413-04E856F31262&qimei=766696f2cd8f313d744bc2c9000012918102&uid=100161026780],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https://image.xyzcdn.net/FvV-R5FBydYHGZAMyXAV1K1A9iJT.png] 03:00 开始的自问自答 > 05:58 语言不是智能的本质,而是“一次跃变” “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是不同学术流派 “具身智能”起源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流派 视觉有智能吗?纯视觉智能的可解释性差,是端到端的 语言不是智能的本质,不能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智能 智能的本质是什么?“一种视情况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 语言是人类能产生这么高智能的“一次跃变” 视觉的本质是一种非常强的sensor(传感器) > 25:08 具身智能的学术边缘史 具身智能最早兴起的task(任务)是,导航 加入视觉模态,强调Perception–Action Loop(感知-动作循环),成为具身智能研究流派能立起来的核心叙事 标志性事件:“具身智能是计算机视觉未来的三颗北极星之一”(李飞飞) 我和Skild创始人Deepak Pathak在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打过交道 > 41:15 我的学术之路 2016年,博士第一个项目:从人类视频里学多步的人与物体交互过程的生成(动画领域) 在Stanford博士第一年,在不喜欢的方向非常挣扎,后来换组、换方向 Stanford是高度自由的市场:你可以随时踢你老板,你老板可以随时踢你 第一篇论文憋了很久,很绝望 完全从视频中学习,学习世界模型,还没成为当下能推进具身智能的技术 我的第二个项目:位姿估计和合成数据相关 2020年李开复曾在湾区丽思卡尔顿组织brunch,观点分歧 回国坚定以家庭机器人为目标推进research,根本没有allies(盟军) > 01:25:08 具身智能的软件和硬件是螺旋上升的问题 ChatGPT火了以后,很多人开始找我创业,我说创不了 所有工业机械臂在去年的全球总产值才1000亿RMB,和理想一家车企产值相当 如果采取不成熟的激进的硬件方案,对智能会是一种拖累 在这个硬件基础上,我们的方案是,做相对专用的智能和越来越通用的智能 VLM为什么显著弱于LLM?互联网视觉数据/所有人眼观测的覆盖〈〈〈互联网文字数据/人类所有说的话的覆盖(VLM数据不够,VLA的Action数据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收集的) > 01:44:34 我们要避免陷入以下泥潭 这一代具身智能公司相比此前机器人公司,差异在哪? 在我看来,具身智能公司如果陷入以下两个泥潭,天花板会很有限: 1、“长期漂浮”的公司;2、“算不过来账”的公司,边际成本不降 我们要做一个应用场景内的泛化(现在选择的是货架场景) 在我看来,机器人领域的头部效应很重 > 01:55:17 具身智能是,“生产力即产品” 雇人摇操采真实数据的成本到底有多高?一笔经济账 真实数据在我们训练数据的比重是1%,合成数据管线挑起大梁 行业内的tricky现象:把没有功能的机器人卖给别人(这是一种商业模式) 关于合成数据和Sim-to-Real(仿真到现实迁移)的常见误区 有出货量后的数据回流和数据飞轮 如果大模型是“智能即产品”,那么具身智能就是“生产力即产品” > 02:13:51 资本轰炸后的人为乱象 谁在创造生产力,谁在讲故事,这是最乱的——这个源自美国 对Figure的估值400亿美元的两种逻辑 有的人胆子很大,不告诉别人我是摇操,但实际摇操 呼吁:真实展示!不要摇操! 5年内我们一定要有万台以上的应用,如果做不到这个,我们这个领域就被证伪了! 不要去搞一些砸我们行业招牌的事情!这些模式是很可怕的,是在砸这个行业的饭碗 通用机器人的到来不要想得那么快 > 02:25:25 一个插曲 去年黄仁勋访华为什么和黄仁勋同桌且在旁边?聊了什么? 黄仁勋能吃辣,吃了很多水煮肉片 02:28:26 最后的快问快答 [https://image.xyzcdn.net/FvVbUNblF7FHIjfdp3MmmbAdLZ8G.png] 【机器人专场】 逐篇讲解机器人基座模型和VLA经典论文——“人就是最智能的VLA”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f28c6e0decaeb0943fb14a]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https://weibo.com/u/6486678714]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https://image.xyzcdn.net/Fn7o36NtUYpCM_rQiFj1LW-TIwk8.JPG]

22 jun 2025 - 2 h 38 min
Soy muy de podcasts. Mientras hago la cama, mientras recojo la casa, mientras trabajo… Y en Podimo encuentro podcast que me encantan. De emprendimiento, de salid, de humor… De lo que quiera! Estoy encantada 👍
Soy muy de podcasts. Mientras hago la cama, mientras recojo la casa, mientras trabajo… Y en Podimo encuentro podcast que me encantan. De emprendimiento, de salid, de humor… De lo que quiera! Estoy encantada 👍
MI TOC es feliz, que maravilla. Ordenador, limpio, sugerencias de categorías nuevas a explorar!!!
Me suscribi con los 14 días de prueba para escuchar el Podcast de Misterios Cotidianos, pero al final me quedo mas tiempo porque hacia tiempo que no me reía tanto. Tiene Podcast muy buenos y la aplicación funciona bien.
App ligera, eficiente, encuentras rápido tus podcast favoritos. Diseño sencillo y bonito. me gustó.
contenidos frescos e inteligentes
La App va francamente bien y el precio me parece muy justo para pagar a gente que nos da horas y horas de contenido. Espero poder seguir usándola asiduamente.
Phone screen with podimo app open surrounded by emojis

Valorado con 4,7 en la App Store

Disfruta 30 días gratis

4,99 € / mes después de la prueba.Cancela cuando quieras.

Podcasts exclusivos

Sin anuncios

Podcast gratuitos

Audiolibros

20 horas / mes

Prueba gratis

Sólo en Podimo

Audiolibros popul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