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廣花蓮分臺FM94.3
Podcast von PBShualien
Nimm diesen Podcast mit

Mehr als 1 Million Hörer*innen
Du wirst Podimo lieben und damit bist du nicht allein
Mit 4,7 Sternen im App Store bewertet
Alle Folgen
395 Folge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5gtz63ehe6081107iu0g8q/commen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5gtz63ehe6081107iu0g8q/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https://firstory.me/zh]

厝邊頭尾 /厝邊頭尾來讀書 「字裡行間 /系列」尹懷君 專訪 主持人:嵐 奇 受訪者:尹懷君/編輯 書 名:1-字裡行間:華人作家對談錄‧中國及海外卷 書 名:2-字裡行間:華人作家對談錄‧台灣卷 出版社:釀出版(秀威資訊) 【本書特點】 「《字裡行間》呈現作者對現當代中國文學脈絡的全盤掌握,對受訪作家、作品的深入傾聽、閱讀,以及對作家、作品,與他們所置身環境的『同情的理解』,在在令人驚豔。」──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比較文學及文學評論學者) 【內容簡介】 知名華語電影研究學者白睿文從2000年代初即開始訪談各個領域的創作人,對象從導演到作家,又從音樂家到藝術家,二十餘年間,漸漸累積成為一個宏大的文化口述史。「白睿文訪談錄」就是從這些訪談中萃取出來的精華。 繼前幾冊對賈樟柯、崔子恩乃至各個華語電影人的對談後,《字裡行間:華人作家對談錄》收錄的是白睿文與華人作家的對話,因訪談內容豐富,又分為《字裡行間:華人作家對談錄‧中國及海外卷》與《字裡行間:華人作家對談錄‧台灣卷》兩部,收錄〈中國文學的寫實與魔幻〉、〈華文創作的國際視野〉、〈島嶼談藝錄〉三輯共二十篇採訪紀錄,組合成「白睿文訪談錄」的第四和第五部。「台灣卷」受訪者包含白先勇、林懷民、龍應台、駱以軍、吳明益、舞鶴、陳栢青、陳思宏。 透過深度訪談,讓讀者追隨作者們的閱讀和寫作的旅程,了解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是從何處而來,聆聽他們作品中從沒有說出的祕密。本書收集的對談錄不是集中而是雜散,受訪的作家來自不同的地方,代表不同的輩分,作品也呈現不同的視角和文類,包括政治小說、同志小說、歷史小說、科幻小說、後現代小說、紀實文學、懸疑小說……等等,同時還包括彼此殊異的文學觀,但放在一起,足以見證華人作家的多元性和眾聲喧嘩。 【作者】 白睿文(Michael Berry) 1974年於美國芝加哥出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博士。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亞洲語言文化教授兼任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華語文學、電影、流行文化和翻譯學。 著作包括《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鄉關何處: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畫外音:當代華語片影人對談錄》。編著包括《霧社事件:台灣歷史與文化讀本》、《重返現代》等書。 中英譯作包括王安憶《長恨歌》(2008)、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2003)、余華《活著》(2004)、張大春《我妹妹》與《野孩子》(2000),舞鶴《餘生》(2017)以及方方的《武漢日記》(2020)、《軟埋》(2025)、《奔跑的火光》等書。2023年榮獲古根漢獎、2021年榮獲台灣文化部文協獎章、2009年獲得現代語言協會(MLA)最佳翻譯獎的榮譽提名。曾擔任金馬獎評審(2010、2018)、紅樓夢獎評審(2012-2018)和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展(2013)評審。也曾為《新京報》和「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撰寫專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https://firstory.me/zh]

厝邊頭尾 / 厝邊頭尾警安心『暑期青春專案暨反詐騙』 主持人:嵐奇 受訪人:韓修愛《花蓮縣警察局/少年隊-隊長》 內 容:114年暑期青春專案暨反詐騙宣導 一、少年犯罪及輔導 1、114年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 2、執行期程。 3、青春專案工作重點(查緝及宣導) 。 4、暑期活動。 二、反詐騙宣導。 青少年數及工讀求職防詐宣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https://firstory.me/zh]

厝邊頭尾來讀書-情渡死生-吳霽恆-專訪 主持人:嵐奇 受訪人:吳霽恆 / 責編 書 名:情渡死生:對抗血癌四十餘年,置之死地而復生的生命奇蹟 作 者:吉羽 出版社:釀出版 (秀威資訊) 一段跨越文化認知與生死界線的異國姻緣; 一對攜手抗癌、勇敢追夢的生命鬥士! 醫學研究必得靠患者的回饋與參與才能逐步演進, 許多新藥和療法都需經過長期追蹤,才能了解其效應和副作用。 在反覆經歷病痛的煎熬中,是「愛」── 支持我們走出死蔭的幽谷,尋得新生的希望和喜悅。 【本書特色】 ★一段跨越文化認知與生死界線的異國姻緣;一對攜手對抗血癌、勇敢追夢的生命鬥士!發現自己罹癌後,吉羽率先接受當時還屬實驗性質的骨髓移植療法,儘管療程順利完成,真正的戰鬥才正要開始。除了龐大的醫療開銷之外,化療的副作用、移植的後遺症等,在往後四十多年的歲月中,仍持續糾纏著吉羽和蘭杜。但也正是病痛與死亡帶來的震撼,使他們重新審視自我,看清自己真正的夢想與執著。 【簡介】 一段跨越文化認知與生死界線的異國姻緣; 一對攜手抗癌、勇敢追夢的生命鬥士! 1976年,遠赴加拿大攻讀文學的吉羽發現自己罹患血癌,原本精心堆砌的美好人生模型驟然崩解!面對僅剩不到兩年壽命的殘酷事實,吉羽決定暫且放下文學夢,並毅然接受蘭杜──交往不到四個月的醫學院學生──的求婚,約定在兩人有生之年: 「此生此世,是好是壞,總要相攜相扶,同甘共苦。」 吉羽從零開始學習室內設計,蘭杜則四處尋找可能治療血癌的方法,最終他們聯繫上美國賀金森癌症研究中心,決定嘗試當時尚屬實驗性質的新療法──骨髓移植,經由置死地而復生的過程,先殲滅吉羽自身的造血免疫系統,再輸入捐贈者的骨髓幹細胞。 儘管療程順利完成,真正的戰鬥卻才開始。除了龐大的醫療開銷,化療的副作用、移植的後遺症等,在往後四十多年的歲月中,仍持續糾纏著吉羽和蘭杜。但也正是病痛與死亡帶來的震撼,使他們重新審視自我,看清自己的夢想與執著。 「同生共死,相濡以沫,天地間的無私莫過於此。如果不是有情,又是什麼?」 「醫學研究必得靠患者的回饋與參與才能逐步演進,許多新藥和療法都需經過長期追蹤,才能了解其效應和副作用。在反覆經歷病痛的煎熬中,是『愛』──支持我們走出死蔭的幽谷,尋得新生的希望和喜悅。」 【作者】 吉羽 本名胡守芳(Shou-Fang Hu-Moore),臺灣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 1976年赴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讀比較文學研究所,兼任東亞系助教。1977年春因罹患白血病改讀室內設計,1979年秋病情惡化進入末期,赴美接受骨髓移植療程。1981至1985年就讀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建築系,獲建築學士學位。1991年通過B.C.省註冊建築師檢定考。次年自行開業,從事建築及室內設計逾十年。1996至2019年在溫哥華華語學校兼事成人漢語會話、語法/句型和文字班教學,曾獲B.C.省中文協會優良華文教師獎、Langara學院資深教師獎。 1993年重拾文學創作及翻譯。1996至2022年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季刊《臺灣文譯》英譯臺灣文學作品。曾獲臺灣梁實秋文學散文獎、北美華文作家協會新詩獎等,並獲多次臺灣梁實秋文學獎英譯、中譯詩和譯文類優選獎,及中譯英短篇小說優選獎。 【目錄】 自序 緒端 第一章 異國姻緣,以天地為憑證 第二章 面對死亡威脅的省思 第三章 改讀室內設計 第四章 赴美接受骨髓移植療程 第五章 接二連三的骨髓移植副作用和排異反應 第六章 修讀建築學系 第七章 乾眼症危機 第八章 1984年香港集體公共住宅研究方案 第九章 完成建築系畢業設計 第十章 專業建築師培訓及檢定過程 第十一章 通過加拿大建築師檢定考後,回歸文學舊愛 第十二章 健康危機再現 緒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https://firstory.me/zh]

厝邊頭尾/飛向陽光飛向你-無毒有我-藥癮個案分享-徐麗雯 主持人:嵐奇 受訪者:徐麗雯 個管師 內 容:個案分享 29歲男性,原本就是服務的個案,只是過去個案上班很難去聯絡,所以,⼤多都是與⺟親連繫⽐較多,然去年到中⼼⾃⾏求助,剛好當時藥癮⾨診剛開幕,後⾯治療起來其實不太容易。個案除了有藥愛議題,還有⼀些焦慮症的問題,這些問題到了後期又改變了…? 【全國毒品危害防制中⼼ / 諮詢專線0800-77088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https://firstory.me/zh]